《金錢心理學》
記錄部分書中提到,關於金錢、消費行為常見的思維,避免成為客家之恥。
相對性
折扣的魅力
購買一件從 100 美元降價為 60 元的襯衫,並不是節省了 40 美元,而是花費了 60 美元,關於特賣的「語言文字」搭配「優惠價格」,店家營造出的環境、價格相對性,容易影響到你當下的購物決策。
對我來說,因為線上購物常常有消費滿兩千折三百,或是滿千免運之類的活動,如果是以「省下多少錢」的角度來消費,當下會覺得很划算,但事後回想,很多都是重複性質或是當下不需要的商品。
以理性的角度來看,盡量以機會成本做思考,我們應該比的是 0,或是 60 美元能帶來的其他價值,不過如果牽扯到「人」,太過「客家」也是很有可能造成其他困擾,所以消費金額也不是機會成本的唯一考量。
$ 與 %
一雙 2800 元的鞋子, 5 分鐘車程外,另一間店只要 2200 元
一套 88600 元的家具, 5 分鐘車程外,另一間店只要 88000 元
同樣為成本 5 分鐘,節省 600 元,前者省下消費金額的 21%,後者則不到 1%,在「相對性」思維的作用下,我們可能對花大錢的購買快速做出決定,對花小錢的購買斤斤計較,以「絕對值」來看,兩者都是省下六百元。
誘餌效應
引入新的選項來加強舊選項的吸引力因為人腦資源有限,所以人傾向於思考可以容易完成的決定,以 iPhone 13 為例
- iPhone SE - NT$ 13,900 起
- iPhone 12 - NT$ 19,900 起
- iPhone 13 - NT$ 22,900 起
iPhone 13 搭載 A15 仿生晶片、四核心 GPU,相機感光元件升級,錄影支援電影級模式,除此之外,續航比起 iPhone 12 多了兩小時,對我來說,上述提到的特點只有 3000 元的價差,性價比非常划算,在選擇上也非常容易被導向 iPhone 13。
如果是鎖定 Pro 系列的族群,從 Pro 升級成 Pro Max 只有 4000 元的價差,很有可能 36,900 就直接下去了。
- iPhone 13 - NT$ 22,900 起
- iPhone 13 Pro - NT$ 32,900 起
- iPhone 13 Pro Max - NT$ 36,900 起
心理帳戶
日常生活中,我們習慣把個人財務分配給不同的類別,例如每個月的薪資會分配到
- 娛樂開銷
- 投資、儲蓄
- 生活開銷 (租金、帳單、伙食、etc…)
心理帳戶能夠協助你限制機會成本的選項,例如 1000 元被歸類在娛樂開銷,你可能會選擇去買一件衣服,或是看三場電影,這有助於簡化我們心智的運算。
當每月結束時,某個類別還有餘額,例如娛樂開銷還有 2000 元的額度,我們可能會受到心理帳戶的影響,認為這筆錢是「多出來的」,進而把一些不必要的消費合理化,不假思索地把這筆錢花掉。
如何獲得錢財,也會影響花錢的方式。舉例來說,因為每個月都有做所得稅預繳,所以在報稅季結束後收到的退稅,跟你每個月收到薪資入帳,兩者感受可能不同。前者可能隨著時間轉移了你的注意力,讓你忘記退稅其實也是工作賺來的錢,在心理上歸類為可以揮霍的預算。
心理帳戶可以幫助我們分類支出、簡化生活,但同時也容易受到情緒及外在環境影響你的財務決策,當我們理解心理帳戶是不理性時,便能重新設定花錢方式,記得在心中提醒自己,不管的錢來源如何,錢就是錢,無分類別。
定錨效應
人類在進行決策時,會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資訊(這稱為錨點),即使這個資訊與這項決定無關。在進行決策時,人類傾向於利用此片斷資訊(錨點),快速做出決定。在接下來的決定中,再以第一個決定為基準,逐步修正。但是人類容易過度利用錨點,來對其他資訊與決定做出詮釋,當錨點與實際上的事實之間的有很大出入,就會出現當局者迷的情況。
以前在逛 Nike outlet,時不時會看到部分「沒有折扣」的當季新品,也許商家的用意是要把這些「高價商品」作為錨點,儘管 outlet 提供的折數並不是太多,消費者或多或少會受到錨點產生的「相對性」影響消費決策。
敝帚自珍
敝帚為破掃把,比喻東西雖不好,卻因為是自己的,仍然非常珍視。
我們容易因為「所有權」感的提高,對物品的價值感會高於還未擁有的時期,像是 Apple Music、YouTube Premium 都有提供免費試用,我們可能在試用的過程中,不知不覺產生所有權,進而提高我們對這些服務的價值感,因爲 SaaS 有邊際成本低的特性,許多 SaaS 服務都是從免費試用開始,吸引用戶付費。
沈沒成本
沈沒成本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,例如:
- 因為已經付了錢,硬著頭皮做不想做的事
- 公司的新產品,目前已經投入 6 個月、5 個軟體工程師、 2 個產品經理,目前算起來總共花了 1000 萬元在這個新產品上,突然間對手完成了一款更有競爭力、價格更低的產品,此時不管是要放棄這項產品,或是繼續開發,先前投入的 1000 萬都回不來了,但在決策時,可能因為難以失去之前投資的心血,即便成效不彰,還是會繼續開發下去。
由於我們高估沈沒成本的價值,不願意放棄它們,所以把洞越挖越深,避免落入沈沒成本的陷阱,你可以
- 設定停損點,在理性的世界,先前的投資無關緊要,更重要的是,我們對未來價值的預測。
- 拉長決策時間,避免依賴直覺的瞬間性決策。
費力程度決定公平性
別糾結某樣東西的價格公平與否,只需思考它對我們值不值得,對於價格是否公平,我們可能會有認知錯誤(知識及經驗都是無形的價值)。
在 udemy 優惠期間,有許多同樣主題、售價同為 NT $390 的線上課程,此時你可能會認為購買「課程時數」長的課程比較划算,因為我們很難評估講師花了多少時間、心力,所累積的專業經驗,如果花更少的時間,能達到相同的效果,那麼這個服務對我們來說才是有價值的。
花錢之痛
「花錢之痛」原本是指花費所導致的苦惱與不安,但透過使用神經成像及磁振造影所做的研究顯示,付款確實會刺激腦部涉及處理身體疼痛的部位。
花錢之痛是兩項因素的成果
- 錢離開荷包以及實際使用物品,兩者的時間差
- 對付款本身的關注程度
例如
- 超商的咖啡寄杯服務,20 杯共 NT$ 720,你只會感受到一次的花錢之痛,但之後的領取你都不用考慮到錢,可以隨著興致想喝就喝。
- 用現金購物容易感受到花錢之痛,你的支出會隨著有意識的節制而減少,像是先確認一下身上的現金,就是增加了對付款的關注程度。
- 使用信用卡,因為不用確認身上的現金,付款不用等店員找錢,對於金錢的失去感不明顯。未來付款時收到的帳單,也被整合一筆總數,當一筆消費,擺在另一筆更大的消費之前,讓我們陷入相對性的偏誤,書中舉例 5,000 美元的帳單,裡面包含一筆 200 元美金的晚餐費,因為相對性的緣故,容易低估 200 美元的實際花費及合理性。
即使電子支付比較感受不到花錢之痛,但我們還是可以透過記帳,好好感受一下花錢之痛,提高自己對花錢的覺察度,當某類的開銷接近預算上限時,可以藉此提醒自己免於受到誘惑
補充
貨幣的功能
- 交易媒介:貨幣作為交易的媒介,交易可通過貨幣完成,不需以物易物。
- 記帳單位:商品通過貨幣進行表達的價值形式即為價格。
- 儲存價值:購買力(未來消費之用的功能)。
- 延期支付的標準:貨幣可將實物借貸化成共同的計算單位,使債權、債務皆以貨幣表示(信用經濟)。